孩子不爱跟父母说话,是什么原因呀?
随着孩子的成长,家长们都会发现与孩子沟通起来越来越困难。很多家长面对这个情况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只是一味地认为是孩子变了。其实不然,孩子不爱跟父母说话了主要和家长的教育与有关,具体原因给大家总结在下面了。
孩子不爱跟父母说话,是什么原因呀?
1、害怕父母的批评
有的时候孩子是很想跟大人交流的,但不一定都是好事,有可能他做了一件错事,需要你的帮助,跟家长说了以后,家长的第一反应先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,然后才说解决问题。骂完了孩子还没弄明白自己错在哪,这样一来,孩子也就不会再跟你说任何事了。
2、缺少认同感
孩子大了,开始树立自我判断能力,他们对事物开始有自己的看法,而这一切在家长的眼中仍旧是幼稚的、不成熟的思想,所以两边就开始出现分歧。孩子必定是孩子,他的思想和观念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同,就索性就不与家长交流了。
3、家长关注太少
由于孩子长大了,有些家长就放松了对孩子的关注,孩子可能就会觉得你不关心他或者不喜欢他了,于是以不说话作为抗议,结果养成了习惯。
孩子不爱跟父母说话家长该怎么办?
1、弄清楚孩子为何不爱表达了
多数孩子,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不会,或者不喜欢表达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,比如父母不善言辞,或者平时很忙,不会或者没时间跟孩子沟通;亦或者父母性格过于强势,孩子没有话语权,没机会表达自己……久而久之,孩子的语言能力得不到锻炼,继而变得不爱表达,不会表达。
2、做一位倾听者
明智的父母,都是孩子最忠实的倾听者。父母肯安静下来,不急于打断、纠正、补充,善意的、虚心的、耐心的、倾听孩子说的每句话,并且在某些话题上适当的向孩子示弱,引导孩子去发表自己的想法。那么你收获的不仅是一个越来越自信、越来越爱表达的孩子,还会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,亲子关系得到更大的提升。
3、做一位话题制造者
优秀的父母,不仅会尊重孩子的话语权,还会适当的制造话题向孩子去请教(注意:话题选择的前提是符合孩子的兴趣,且你对这个话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),并且经常带孩子去见识不同的人和事物,接触同龄的孩子,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性、自豪感、自信心。
4、学会尊重孩子
孩子在逐渐成长,心理上强烈要求独立,不愿意被他人主导自己的生活。所以沟通和交流时,要学会尊重孩子,无论做任何事情,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。但不能放任孩子,可以与孩子协商后明确行为界限,避免随时随地唠叨孩子。
5、不要随意指责和打骂孩子
如果父母长期采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,孩子肯定渐渐地会远离家长。父母不要不要随意指责和打骂孩子,伤害孩子的自尊,就事论事很重要,不要把以前的问题也扯进来,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一种“不管我怎么做,父母都不满意的想法”。
6、家长要多陪陪孩子
家长再忙,也要多陪陪孩子,陪孩子写作业,陪孩子逛超市、购物、到公园转转,或者陪孩子下下棋、打打球、唱唱歌,也或者带孩子外出旅行等。总之,父母多陪陪孩子,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,这样,父母与孩子交流就变成了自然。